第749章 尴尬惊慌的占胜才-《春风1991》
第(3/3)页
占胜才很受伤,有挖个坑把自己埋进去的冲动。
纳扎尔耶夫进场了,全场起立鼓掌迎接。
他的一众部长紧随其后,在主席台上坐了一排。
纳扎尔耶夫一样是苏联时期的高官,此人作风非常强硬,颇有些普大帝的风格,当然,现在的普大帝还在发育阶段。
他说了几句开场白之后,亲自宣读要求,然后宣布竞争开始。
这种方式像竞标,区别在于竞拍者开出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其他附属条件,还在于到底是哪家胜出,决定权在纳扎尔耶夫手里,并不是价高者得。
各石油公司都很了解情况了,按照顺序报出了自己的计划。计划书是早就提交给了哈方,但是,如果不在原计划上增加附属条件,那就是个“陪标”的。哪怕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各石油公司都不会放过。
果不其然,每一家公司都开出了新的价码,其中壳牌-哈里伯顿联合体直接开出了无偿援助5亿美元,同时在未来十年里提供总额为5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
这样的大手笔直接把其他西方石油公司远远地甩开了,连姚远也颇觉意外,因为荷兰壳牌石油公司的财务状态并不乐观。摊子大了开支就大,再加上这几年壳牌石油公司没有获得规模以上油田,情况是不容乐观的。
因此,姚远断定,壳牌石油公司一定得到了荷兰主权基金的支持。
不过,纳扎尔耶夫要的不仅仅是资金,而且西方石油公司本就不是他心仪的合作对象。
90年代的5亿美元无疑是一笔巨款,但和建设一个百万人口规模的新首都相比,却是杯水车薪。
等弗兰克代表壳牌-哈里伯顿联合体提出新的条件,纳扎尔耶夫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和左右两边的左膀右臂低声交谈几句,然后请华夏石化总公司的代表发言。
最后一家报价的公司是东方石油公司,这样安排,显然是做了工作的,给足了东方石油公司充分的思考对策的时间。
张怀德不会英语,是占胜才作为代表,照本宣科念出了华夏石化总公司的条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