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未雨绸缪-《春风1991》
第(3/3)页
肖云没明白,问,“远哥,这都要打仗了,应该是资金越多越好,为什么反而要花更多的钱招人呢?”
春风集团旗下所有的企业有四种形式的员工。
第一类是人员编制在总部集团的,也就是春风集团,这部分人极少,在进入礼宾部之前,肖云的编制就是在南方实业。编制数量主要给了春风科学院这种直属单位。
第二类是人员编制在二级企业的,也就是南方实业、远大集团这一类集团公司,这一类员工数量占一小半。
第三类是数量最多的,是三级企业、四级企业自行招聘的员工,这些员工的薪资和晋升等归各三级企业、四级企业所有,也就是说人事权在三级、四级企业手里。
第四类就是所谓的临时工了,包括聘任的兼职技术人员、专家教授等,当然数量最多的是能力水平尚未达到标准但差距不大的这一类人,在他们愿意的情况下,以每年一次的办法签订劳动合同,按照第三类员工工资的80%发工资,但没有其他福利。这一类员工算是第三类员工的后备队伍。
这种阶梯式的人员编制和管理方式是参照后来的公务员队伍管理,吸取央企的员工队伍管理经验,从而总结出来的适合春风集团本身情况的模式。
肖云学习过人员编制制度,按照姚远指示的去做的话,春风集团的人员成本会大幅增加,因为每一类都会从次一类员工队伍里吸收更多的人,这就是转录。
如此一来,就必须要向社会大规模招聘人员补充进来了。
以春风集团的体量,每年一次招聘改为每年四次招聘,那可不是增加几千人那么简单,那是几万人的增幅!
增加几万人的开支啊,按照春风集团的薪资体系标准,增加额人力成本就是10亿为单位的,而且工资这块只有涨不能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滚雪球一样增加!
国企为什么宁愿给员工发十几万年终奖也不会给员工提几百块钱工资,因为工资水平是一切待遇的标准,退休之后的退休金、生病的时候住院的标准,等等等等,全跟工作时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为标准来制定。
提工资是牵一发动全身。
姚远笑着说,“员工数量到了一定规模之后,谁要整我们就得掂量一下有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了。几千人同时失业,几十万人同时失业,那是完全不同的。”
林小虎微微笑了起来,这是姚远做事的风格,光明正大,后发制人。
肖云眨着眼睛消化了好一阵子才想通这里面的关节,不由的激动道,“招,招他一百万人!”
“不是不可能哦。”
第(3/3)页